秦俑的出土,确实是一件大事,不仅在我国是一件大事,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大事。
我对雕塑是外行,只能说几句外行话。我想,绘画和雕塑均属造型艺术,二者会有许多相通的地方。
秦代的绘画,没有看到过。据说博物馆内有一点点遗迹资料,但难以看出面貌。汉画则解放以后出土的比较多。
雕塑,秦代的作品,过去也没有看见过。我们对古代雕塑的了解,最早的也就只是到汉代。一向认为,以霍去病墓石刻为代表的汉代雕塑,是我们民族雕塑艺术的顶峰。
以前有人认为,我国雕塑在古代时没有写实能力,只能搞得很粗犷,只能是那么一种风格。秦俑的出土,推翻了这种论断。秦俑在细致精微地刻画形象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成就,令人惊叹!
秦俑,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雕塑。它朴素的雕塑手法,跟后来民间艺人的雕塑手法是一脉相承的,这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。传统的表现手法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地流传下来,是靠历代民间雕塑艺人的继承和创造。
中国雕塑的塑造,与西洋不一样。西洋雕塑是把泥掇上去以后,一处一处往下减,一点一点往下揪,而我们中国雕塑与其相反,是往上加。看秦俑的许多胡须、头发,像贴片子似的贴上去的。对这种表现手法要做深入的研究,这样才容易理解和掌握中国雕塑的艺术语言特色。不同的塑造手法,效果是不一样的。假如我们用西洋雕塑的办法来摹塑秦俑,纵使形态上大体能像,但是神韵却出不来。
从艺术效果上看,中国画和中国雕塑都是这样,注重大的结构,注重神势。表现手法上,注重用“线”。
从六朝到唐代,雕塑作品上表现衣纹的线,跟绘画作品中的线很相像。绘画上的“曹衣出水”或“吴带当风”,在雕塑上都同样有所表现,绘画上是这样,雕塑上也是这样。看六朝佛像上帐幔和衣褶的艺术处理,是非常考究的。
秦俑艺术,受外来的影响不多,还没有太程序化,比较写实。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种什么端倪呢?秦俑整体布局结构宏伟严整,人马动态生动传神,细看头发一绺一绺,再仔细些看,甚至一丝一丝都如实表现出来了。此外像袍甲纽带,鞋底上纳的针迹,都表现得很有意思,很写实。
我认为秦代的雕塑,写实是非常写实,但是不够程序化,写实是够多了,但浪漫主义不多。汉代的雕塑作品就不同了,作者主观的感情表现得很充分。艺术作品总要受时代和服务对象的制约。秦始皇就是要用它们代替真人殉葬,要求尽量做得像真人,因而使得艺术家的创作想象,受到了很大的局限。
可是尽管如此,这秦俑塑像群的塑造还是极出色的,它们不是千人一面,而是每人一个模样,各具不同的性格。秦始皇焚书坑儒,当时的思想统治是很厉害的。艺术家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,只能上面有什么要求就怎么干,艺术家在当时只能处在完全服从的地位。
秦代雕塑艺术的成就虽不如以后的汉代,但秦代雕塑有秦代的长处,在美术发展史上,有其不能代替的地位。中国的雕塑在这个基础上,在不长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,到汉代时就崛起了雕塑艺术的高峰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